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药科学》 > 2012年第10期
编号:13179604
2008~2011年手足口病诊治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2年5月15日 《中国医药科学》 2012年第10期
传染病,诊疗指南
     [摘要]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以发热,手、足、口、臀部皮疹为主要临床表现,具有隐性感染者多、感染途径多、传播速度快等特点。本资料就近4年来保定市儿童医院诊治的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与总结,对其共性及特性加以分析,同时指出诊治手足口病目前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工作方向。

    [关键词] 手足口病;传染病;诊疗指南

    [中图分类号] R725.1?[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2095-0616(2012)10-235-02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是全球性传染病,1957年加拿大首次报告,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以发热,手、足、口、臀部皮疹为主要临床表现,可出现心肌炎、神经源性肺水肿、肺出血、脑炎、驰缓性麻痹等并发症。因其隐性感染者多、感染途径多、传播速度快等特点,短期内可造成大面积流行,各地均有不同比例的死亡报告。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型),柯萨奇病毒A组的16、4、5、9、10型,B组的2、5型,以及肠道病毒71型,均为手足口病较常见的病原体,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型(Cox 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 71)最为常见。

    1?临床资料

    2008年我国安徽阜阳地区发生EV 71致手足口病流行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899 字符